网站导航
X
武汉科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 | English 武汉科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8502725195 / 027-87905555

常见问题解答

技术支持电话:027-87905555825
  • 电线电缆护层作用是什么?

      电缆护层是覆盖在电缆绝缘层外面的保护层,它和导体、绝缘层统称为电缆的三大组成部分。典型的护层结构,包括护套(内护层)和外护层,那么你知道护套和外护层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吗?

    一、电缆内护层的作用

      内护层是包覆在电缆绝缘上的保护覆盖层,用以防止绝缘层受潮、机械损伤以及光和化学侵蚀性媒质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流过短路电流。

      内护层有金属的错护套、平铝护套、皱纹铝护套、铜护套、综合护套,以及非金属的塑料护套、橡胶护套等。金属护套多用于油浸纸绝缘电缆和110kV及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塑料护套可用于各种塑料绝缘电缆;橡胶护套一般多用于橡胶绝缘电缆。

    二、电缆外护层的作用

      外护层是包覆在电缆护套(内护层)外面的保护覆盖层,主要起机械加强和防腐蚀作用。常用电缆有内护层为金属护层的外护层和内护层为塑料护套的外护层。

      金属护套的外护层一般由衬垫层、铠装层和外被层三部分组成,衬垫层位于金属护套与铠装层之间,起铠装衬垫和金属护层防腐蚀作用。铠装层为金属带或金属丝,主要起机械保护作用,金属丝可承受拉力,外被层在铠装层外,对金属铠装起防腐蚀作用。衬垫层及外被层由沥青、聚氯乙烯带、浸渍纸、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护套等材料组成,根据各种电缆使用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其外护层的组成结构也各异。

      内护层为塑料护套的外护层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无外护层而仅有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护套另一种是铠装层外还挤包了PVC套或聚乙烯套,其厚度与内护套相同。传统的PVC外护套因PVC的工作温度较低,对于运行温度高且有护层绝缘要求的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已不太适合所以现采用高密度聚乙烯CHDPE)或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外护层已很普遍,但无阻燃性。敷设时要考虑防火措施或采用阻燃型电缆,使用HDPE作外护层可提高护层的绝缘水平,外护套与皱纹金属套间应有黏结剂。

  • 电缆附件安装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运行当中,电缆附件引发的事故较多,因此我们工作人员在安装电缆附件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详情请见下文:

    校潮:
      橡塑电缆应逐层解剖,观察铠装、金属屏蔽层和线芯有无锈蚀,填充料是否潮湿,缓冲阻水带是否有变化,外屏蔽表面和线芯中是否有水珠等。如果有潮,则应切除电缆,直至电缆无潮为止。

    调直:
      在调直电缆时,将两根角铝采取对扣的方式把电缆牢牢固定,如果电缆为竖立,应用尼龙绳打几根拉线,以保持电缆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如果电缆为平躺,应将电缆置于平直的支架上,以保持电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另外,调直时,应做好防护,自然冷却至常温,冷却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

    绝缘处理:
      通常的电缆绝缘表面的处理方法是用专用刀具、玻璃片等工具刮削后用砂布抛光。一般先用打磨机打磨,再手工精细打磨,打磨的砂布从240目至1200目不等。在打磨时应注意,砂布从低目到高目依次使用,打磨过半导电的砂布绝对不能再打磨绝缘。

    连接导体压接:
      通常在压接前,应按连接需要长度剥除绝缘,连接端子孔深+5毫米或连接管长度的1/2+5毫米,清除导体表面油污或氧化膜,对铝绞合导体要用钢丝刷刷导体,至导体表面出现光泽为止。还要将电缆导体端部圆整后插入连接管或端子圆筒内,中间连接时,导体每端插入长度至截止坑(或堵油栅)止。端子连接时,导体应充分插入端子圆筒内,再进行压接。

      在压接部位,围压的成形边或坑压的压坑中心线应各自同在一平面或直线上。

      通常,压模每压接一次,在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10~15s,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基本稳定后,才能消除压力。此外,还要注意压接顺序。

    搪铅:
      搪铅时,封铅条要用65%的铅和35%的锡配制成的封铅焊料在185~250℃之间呈浆糊状态。为保证密封良好,封铅分两层进行。为了保证电缆绝缘层不损坏,要求从电缆加热开始至密封完成的全部时间不得超15分钟。

      终上所述,电力附件在电缆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效的控制的高位电压的移动,还使得电压在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让人们的生活生产都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不过,由于对电缆附件安装技术都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在进行安装工程中要严格安装,施工要求对其进行安装,避免因安装方法不当,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安全施工的发生。

  • 浅谈电缆附件中间接头

      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多都是使用110kV及以上交联电缆的预制型的电缆附件中间接头,因为它整体都是预制型结构材料,而早期使用过的绕包型接头与组装式预制型接头都已经很少使用了。

      整体预制型接头是将接头的半导电内屏蔽、主绝缘、应力锥和半导电外屏蔽在制造厂内预制成一个整体的接头预制件。现场安装时,只要将整体的接头预制件套在电缆绝缘上即成,接头的安装工艺简单,安装时间也短。同时,由于接头绝缘是一个整体的预制件,接头绝缘可以做出厂试验检验制造质量。

    不同制造厂生产的整体预制型接头,尽管结构类同,但安装工艺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导体连接前,先将接头预制件套在被连接电缆一侧的外屏蔽层上。在导体连接后,再将预制件拖拉至***终位置。这种工艺有一个缺点,接头预制件在外半导电层上往复移动时,有可能将电缆上半导电材料的粒屑(安装过程中用砂纸打磨电缆绝缘屏蔽层遗留下来的)带到绝缘上,影响了界面的绝缘水平。虽然安装时在预制件与电缆结合的界面上涂了硅脂,并且工艺上又规定了从套人到预制件至***终就位的时间不能超过2h,但这种危险性依然存在,安装时应特别注意。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因而出现了以下几种安装方法;

    (2)在导体连接前,先用机械方法将衬管子顶人预制件内,扩大预制件的内径。再将扩径后的预制件套至电缆的外半导电层上。连接好导体后,将预制件移至***终位置,再将扩径管拔出。这样就不会有将半导电材料带到绝缘上的可能。另一种方法是将预制件的内径扩得更大一些,直接将接头套到电缆的外护套上,这一工艺不但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缩短了外护套的剥切尺寸,也就缩短了接头的长度;

    (3)应用压缩气体(氮气)将接头扩大,即在接头和电缆间充人氮气,形成一层气膜后,将接头推至预定位置。由于在界面上有一层气膜减少了摩擦力,也就不会将半导电材料带到绝缘上了。